挖耳屎小心伤鼓膜
发布日期: 2013-06-15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0 |
不久前,一名5岁的小朋友来就诊时,从他的右耳中取出一条约2cm长的耳屎。孩子母亲很惊讶,说孩子耳道比较娇嫩,从没敢给他挖过耳屎。最近,她发现孩子的听力好像下降了,每次和他说话都要重复好几次。开始还以为他是假装听不到,后来孩子总说听不清,才赶紧带他到医院来。她问医生,该不该给孩子挖耳屎?
耳屎是由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物质,也叫耵聍,能黏附灰尘、防止异物进入,对耳道和鼓膜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耳屎较小,且无明显症状者,则不必经常挖耳,否则会引起耳道发炎,甚至损伤鼓膜,影响听力。如果耳屎自行排出受阻,长时间堆积在外耳道,就形成了黄褐色的块状固体物质,若阻塞外耳道则称为耵聍栓塞,会引起耳内闭塞感及听力减退,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或眩晕;或在游泳及洗澡时外耳道进水,耳屎膨胀使听力突然下降,造成感染,加重症状,引起耳痛,就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耳屎较小未完全堵塞外耳道时,医生可用镊子或耳屎钩直接将其取出;如果耳屎位置较深或贴在鼓膜上,医生会用温水冲洗,将其冲出来;如果耳屎较大且较坚硬,嵌塞较紧,可先用5%的碳酸氢钠滴耳剂将其软化后,再用冲洗法将其冲出;如果耵聍栓塞并引起外耳道炎,应先抗炎治疗,待耳道肿胀减轻后再取出。一般情况下,耵聍栓塞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在此提醒,不要随意给孩子挖耳屎。因为耳道较为狭窄,在光线不强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掏耳屎,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耳道或鼓膜,引起不良后果。如发现孩子耳道内耳屎块较多或听力不好,要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张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