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帮助一高位脊髓损伤病人恢复运动
发布日期: 2013-04-24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6

    目前,一位高位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病人经过我院康复治疗室系列康复治疗、锻炼后,已恢复部分运动及自理能力。这充分证明了康复治疗的有效临床价值。
    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分的关键环节。脊髓损伤会直接导致患者瘫痪,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患者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危害,而颈7以上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往往会遭遇到严重的运动及自理能力障碍,必须及早通过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以有效帮助病人恢复运动及自理能力。
    该患者朱某41岁,因2012年5月6日在外地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当时神志不清,送往当地医院检查,显示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颈7椎体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在天津某医院行颈6、7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术、颈5、6椎间盘摘除术、人工椎间融合器植入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右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内固定术。2012年8月22日,患者由天津转到我院西区内科进行康复训练。
    患者入院时双下肢肌力0级,左前臂肌力2级,右上肢肌力3级,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康复治疗室予以耐心开导,并为他量身定做了治疗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矫形器佩戴、心理治疗、痉挛处理、大小便功能训练等。刚开始康复锻炼时,患者进行的30度立床训练只能坚持几分钟,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克服了直立性低血压,能够踩下肢自行车、练坐、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项目。通过持续的刻苦训练,目前,该患者在长腿矫形器的帮助下,实现了平行杆内独立站立,助行器辅助步行达100余米,基本能够生活自理,性格开朗了很多,还会开导新来的病人。
    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一般骨折固定术后或者脊柱外伤后7-10天,非外伤性脊髓损伤(脊髓炎等)病情稳定,一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进入康复治疗室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床边的早期治疗应该更早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合并症,例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康复治疗室 丁荧/宣传科 张忠顺)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