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的概念
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迅速,医美成为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选择。那什么是医疗美容,即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进行修复与再塑。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需含“医疗美容科”。
常见的医美项目有: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点阵激光、热玛吉、水光针、微针(纳米微晶)、激光洗纹绣、激光洗文身、洗牙、针灸减肥等。
医美咨询的法律风险
2023年5月,国家11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严禁无相应医师资质或者医学药学知识的人员在线上线下从事医疗美容诊疗咨询、就医引导服务或利用互联网发布医疗美容知识科普等涉医疗领域专业信息内容” “依法加大对‘医托’‘药托’的处置力度,查处商业贿赂,严厉打击违法开展诊疗咨询、就医引导的行为”,对医美培训活动也作出了严格规定,医疗美容培训应由专业院校、医疗机构组织对医学生、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意见》的发布,无疑为当下依法打击治理“黑导购”“黑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同时,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只要经营者出现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就有权利向相关部门请求给予其相应的处罚性赔偿,据此,医美消费者只要抓住目前医美行业普遍存在的欺诈行为(虚假宣传或无资质提供医美咨询与就医引导服务),就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一赔三。
生活美容 ≠医疗美容
(一)从适用的法规和定义来看
生活美容是归属于《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规范和管理。该办法第二条规定,美容是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经营性行为。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的容貌、体形的目的。
(二)从资质上来看
医疗美容机构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标准。
生活美容机构须具取得营业执照,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具有与所经营的服务项目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服务项目范围,并按照其服务项目范围提供服务。
(三)从业人员资格方面
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
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则应同时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二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格的医疗美容机构呢?
一看:机构资质
确认执业场所为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核准有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并将相关信息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二看:从业人员资格
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应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并在证书备注页登记核定相关医疗美容专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选择变美的前提是安全,要到正规有资质的医美机构,选择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但是,即使正规的执业医生也不允许在生活美容机构进行医疗美容项目操作。此外,生活美容经营者也不得在经营场所内开展光子嫩肤、针灸、植发等医疗美容活动。
近年来,医疗美容消费持续火热,同时也催生了多种行业乱象,危害求美者的健康权益。在这里,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接受医美服务时不仅要审查医美机构的相关资质,还要注意审查手术医生是否具有职业资质,注意保存医美机构的宣传广告、合同、付款凭证、医疗鉴定、手术同意书等过程性文件,必要时请求主管部门协助调取,以证据为基础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让我们擦亮眼睛、分清医美项目和生活美容项目,谨慎选择,守护美丽健康!
参考来源于 知否卫监微信公众号,仅用于科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