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感染病科收治了一名重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但仍然选择继续留在该科治疗,最终经积极治疗,患者好转出院。
该患者女性,42岁,2月10日急诊内科就诊,基础病有高血压、肝功能异常,本次系发热7天加重2天伴咳嗽、尿频,胸部CT提示“两肺纹理增多、两侧胸膜反应”。需住院治疗,但患者拒绝住院。2月11日,患者经急诊输液后仍高热,入住感染病科。入院时诊断尚不明确,初步诊断“发热原因待查”:①肺部感染②尿路感染?③败血症?
入院后予以积极抗炎、清热解毒等治疗。但患者仍间断高热,住院第5日,患者再次高热40°C以上,呼吸道症状加重,感头痛、胸闷。患者爱人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家属陪护,开始出现紧张焦虑,查体肺部出现湿性啰音,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8%,吸氧后维持在95%左右。
感染病科主任殷翠红要求:物理降温+小剂量药物降温,立即复查胸部CT。但申请单送至影像科,被告知需排队,要次日下午才能检查。患者肺部影像学究竟如何?治疗方案该如何调整?并且患者病情危重,心理、身体均很脆弱,殷翠红主任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两次联系影像科,说明情况需要提前检查。经协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加班为患者复查胸部CT,值班医生周加军用轮椅推送陪同。CT结果提示肺部出现明显病灶,且范围很大。
殷翠红主任考虑,患者在积极抗炎的前提下,病情仍进展迅速,非一般病原菌感染(实验室病原学结果未出)。与患者沟通,告知目前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病情处于进展期,抗生素需立即升为最高级(碳青霉烯),联合激素应用,治疗中需观察疗效,有出现呼吸衰竭的可能,同时建议可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患者对病情的变化表示理解,她眼见主任、医师们为她忙前忙后,本着对感染病科医务人员的充分信任,要求继续留在科室治疗,不转上级医院。
住院第7天,患者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仅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及阿米卡星敏感。
经碳青霉烯联合糖皮质激素加强抗炎等综合治疗,患者各项指标逐渐好转,2月22日再次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明显吸收,于2月23日好转出院。
多一份信任,少一番折腾。此次患者得到成功治疗,得益于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医生关心患者,热心、细心对待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出正确处理;患者也充分信任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最终得到有效治疗。(感染病科曾燕殷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