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骨科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开展首例髋臼骨缺损翻修术,也是骨科在医疗前沿技术领域的又一发展。
该患者,男性,80岁,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术前诊断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术中见髋臼假体松动,髋臼上方骨缺损。髋臼磨锉后按照术前计划方案在髋臼骨缺损处置入3D打印钛金属垫块,并按术前设计制作的钉孔方向置入两枚螺钉固定,置入髋臼假体,完成“全髋关节翻修术”。目前,患者已经下床行走,VAS评分0分,Harris评分70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关节假体材料与设计的不断革新,初次髋关节置换数量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髋关节翻修术也与日俱增。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处理可谓是最具挑战性的难题。骨缺损以髋臼侧多见,髋臼侧骨性结构缺失过多将直接导致翻修术中臼杯固定不牢靠,假体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髋臼骨缺损能否得到有效重建,将直接影响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成败。
目前,髋臼侧骨缺损的重建方法主要包括:大块同种异体骨移植、颗粒状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超大臼杯、多孔金属垫块、Cup-Cage技术、个体化设计三翼臼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够通过3D打印技术,根据髋臼骨缺损的局部解剖特点,个体化定制金属髋臼翻修假体,精准重建髋臼旋转中心,使复杂的髋臼重建手术变得更加精确。本例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髋臼骨缺损相匹配的金属垫块和与之相匹配的髋关节假体,术中完美匹配髋臼。该技术降低了手术难度,完成了真正精准的髋臼旋转中心重建和骨缺损修复,提高了翻修手术的成功率。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疗个性化领域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特别是在骨科领域,为许多临床专家带来了“所想既所得”的良好临床体验,为许多严重骨缺损患者带来了重新“奔跑”的希望!我院骨科以“开拓创新”为宗旨,紧跟医疗技术前沿,经努力钻研,开展了目前最新的3D打印技术,将以前不可能实现或很难实现的变为现实,更好地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质。(骨科/编辑:张忠顺/审核:惠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