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优质青年
发布日期: 2021-09-0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29

转眼间,到了而立之年,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快到我们90后已经被界定为中年人了。我们这一代人,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中长大,享受着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感受着时代的日新月异,相较于我们的祖辈父辈,是幸运的。三十岁的我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应该被定义成事业稳定、家庭美满,应该承担起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不应该迷惘和懦弱,不应该再理所应当享受父母的庇佑。

可现实真是这样吗?环顾我周边的同龄人,有的频繁更换工作,或执着于参加各类“铁饭碗”考试,因为没有体面稳定的工作被认为是啃老、不求上进;有的享受单身生活,不想被婚姻和家庭生活束缚,却被嘲笑是剩男剩女,殊不知这些是对我们的偏见。社会环境在高速发展变化,我们似乎比父辈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机遇,但更多的是未知的压力。知识更迭如此迅速,要求我们不断熟识,行业发展何其迅猛,要求我们具备远见。读大学时精心选择的专业可能很快就变得人才泛滥,难以就业,新型行业的崛起我们又要敢于尝试和挑战。90后不是不婚族,只是想好好经营自己,等待遇见更好的另一半。

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什么才是合格的21世纪新青年?

我认为,新时代的青年至少不应该随波逐流、盲目自我。虽然没有具备领导这个时代的能力,但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是义不容辞的。我们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的各条阵线,90后冲锋陷阵,舍小家为大家,以自己的安危维护全体人民的平安;在各级机关、各行各业的队伍里,年轻人不抱怨,带头干。在医院,年轻的医护人员开始独挡一面,他们积极参加新项目新课题的研究,发展推广新技术,不断学习、深造,致力于为更多病患服务。

使命向前,我们其实不会畏惧,只是请不要轻易地评价我们,给我们贴上标签。在社会,我们敢拼敢闯,不输于前辈;回归家庭,我们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也不会输于我们的父母。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定义我们,我认为是“优质”,于社会有用是优,于家庭有助是优,不给社会、国家和人民抹黑,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优质青年。

年龄只是时间的标记,不是我们这代青年人的枷锁。我们学习前辈的拼搏和奋斗精神,也在用自身行动给后辈树立榜样。我们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历史,等回首之时,不后悔,不懊恼,足矣!(供稿刘牧青/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