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丽莉,仪征市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江苏省第一批驰援湖北黄石医疗队员,扬州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带队副组长。她以强烈的职业使命感,以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险,无畏生死,带头冲在一线、顶在一线、干在一线,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党旗增辉添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冠”肆虐,积极请战
2020年1月中下旬,荆楚之邦“新冠”肆虐,华夏大地乌云笼罩,中国被迫按下“暂停健”。作为一名医务管理工作者,缪丽莉立刻参与本院发热门诊的组建,牵头制订发热患者门急诊诊治流程、应急预案、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等制度,牵头对进驻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多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指南;作为一名专门与各种肺炎打交道的呼吸内科医生,她清晰地认识到湖北疫情的严峻性和危险性;作为一名党员,她认为,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就是她要奉献的地方。除夕前夜,她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
2月10日晚上8点左右,缪丽莉正在医院值班,接到医院的援鄂通知,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立即做好工作交接,简单收拾好行李。2月11日上午,带着责任和使命,带着家人与同事的牵挂,出征湖北黄石大冶。
经一路辗转,2月11日深夜抵达大冶。勉强睡了三个多小时,起来立即投入“入仓”前防护服穿脱及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培训,希望在多救治病患的同时,尽力保障自身安全,确保零感染。
不畏艰险,圆满完成任务
2月15日,缪丽莉正式进仓投入战斗。面对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复杂与凶险,为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精准治疗,缪丽莉坚持每天进仓,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沟通交流,了解病情,与当地医院的同行协作,严谨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她说,“临床医生就是要到病人身边去。”
除完成日常查房、诊疗工作,缪丽莉还把呼吸专科的业务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带领阅片,讲解新冠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呼吸机操作、血气分析等相关知识,并为其他科室会诊一些疑难杂症,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为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缪丽莉指导患者练习“呼吸操”。因隔离仓不能聚众,就到每个病房详细讲解、示范每个动作,嗓子哑了,汗水湿透了衣服又被体温捂干,就这样耐心地重复、坚持,直到每一个患者学会。
缪丽莉深知,在临床诊疗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康复非常重要。进仓第一天,她发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情绪低落,她克服方言障碍,主动与老人说话、聊天,耐心地安慰鼓励,尽量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并将自己的面包、水果、牛奶等赠与老奶奶及其他患者。老人感动万千,拉着她的手,用湖北方言为她唱了一首歌,虽然她只听懂了一句,但感受到患者的情深千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人恢复很好,10天后出院。在后期回访过程中,老人还特别对她表示感谢。缪丽莉感慨地说,“能来湖北一线支援,是这辈子最光荣的事,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我不是英雄,只是做了一个医者和党员应该做的事!”
3月17日,大冶的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双清零了,缪丽莉开始参与到社区医院的发热门诊及隔离点的监管工作,帮助分流病人,完成社区医护不能完成的工作。虽然路途遥远,山路颠簸,但她没有一声抱怨。
在大冶,缪丽莉被委任为扬州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带队副组长,除了做好日常诊疗工作,还负责宣传采访,及时解决队员出现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经过大家的互相帮助,发挥各自特长,严格执行感控制度,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无交叉感染,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未发生一例不良事件。
3月20日,缪丽莉与队友们光荣完成任务,撤离大冶。
积极分享,传递正能量
战疫归来,缪丽莉回到熟悉的岗位,上门诊,查房,医务管理。此时,有单位、社区、学校邀请去分享战疫故事,她知道这是为了弘扬正能量,难以拒绝,利用业余时间写材料,做PPT,图文并茂地介绍他们的出征、仓内工作情况,与患者之间的点滴故事,收获的温暖感动等,诠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意义及自己感受的强大中国力量。
为发挥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缪丽莉经申请、批准,与医院另外17名援鄂人员被吸纳到仪征市民兵医疗救护连,并委任医疗救护连排长。在宣誓大会上,缪丽莉代表新入队民兵发言,她坚定地说,“我将发挥抗疫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民兵宗旨,认真履行民兵各项义务,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本领,做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好民兵。”(素材缪丽莉/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