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急诊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及ICU联合,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喉头水肿患者。
急性喉头水肿是耳鼻咽喉科急症,以急性会厌炎或过敏原因多见,发作时异常凶险,严重者可致急性喉梗阻,危及生命。
11:12,一名26岁的年轻小伙子因“咽痛2天,输液后突发呼吸困难1小时余”,由120救护车运送至我院急诊。追查其病史发现,患者2天前出现咽痛不适,15日晚间进食火锅、白酒等刺激物,当天早上症状加重,遂至我市某诊所就诊。诊所医师拟“急性咽喉炎”输液消炎治疗。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不适,立即停止输液,拨打120。患者送达我院急诊时,烦躁不安,浑身大汗,面色青紫,喉鸣样喘息,呼吸急促,心率偏快,测氧饱和度约95%,血压127/87mmHg,急诊医护人员紧急推入抢救室抢救。
急诊医生杜凯立即予以开放气道、吸痰、面罩高浓度吸氧、甲强龙80mg静推、葡萄糖酸钙1g静推。此时,患者喉头会厌部水肿明显,麻醉医师紧急气管插管困难,立刻实施呼吸机无创通气,抗过敏治疗,并火速联系耳鼻咽喉科及ICU急会诊。经多项措施积极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ICU医师孙进立即行粗针头环甲膜穿刺术。患者呼吸困难有所改善,意识逐渐好转,有简单指令性动作。
经初步抢救成功后,患者转到ICU,仍然呼吸困难,医护人员积极做好气管切开准备,考虑患者才25岁,年纪轻,经商讨,决定先使用无创呼吸机,继续予以抗感染、抑酸护胃、解痉平喘、支持对症等治疗。12月17日早晨,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改为鼻塞吸氧,呼吸平稳,生命体征平稳。12月18日,经耳鼻喉科会诊,患者转到普通病房治疗。
环甲膜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前无坚硬组织遮挡(仅有柔软的甲状腺通过),后通气管,周围无要害部位。环甲膜穿刺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紧急急救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优点,临床上主要对上呼吸道梗阻、喉源性呼吸困难(如白喉、喉头水肿)、头面部严重外伤等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
此次多科室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无缝衔接,快速而准确地为患者实施环甲膜穿刺,为患者赢得了救治时间和机会,完美诠释了精湛医术和团队式抢救能力。(供稿许仁艳尹小娟/编辑曹旭/责编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