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超声科主任方鸿、宫雪等医师共同为一例巨大肝囊肿患者成功开展穿刺硬化治疗。
该患者男性,73岁,体检发现肝脏多发囊肿多年,因囊肿进行性增大。自述近期触及右侧腹部肿块并闷胀不适,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多发囊肿,右叶可见一巨大囊肿,几乎未见正常肝组织,大小约13.1x10.8cm。
患者因惧怕手术拖延多年未进行治疗。此次其家属经了解,找到方鸿主任咨询能否进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方鸿为患者再次检查评估,确定可以实施硬化治疗,并详细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法。患者及家属同意并接受该方案。
经常规术前检查,方鸿带领其团队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进行定位穿刺,缓慢抽吸囊液(囊肿较大,以防减压过快患者不适),共抽吸淡黄色液体750ml。抽吸后,巨大囊肿消失,随后注入硬化剂聚桂醇完成硬化治疗。术后,患者腹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自行回家。
方鸿于2005年开始开展介入超声治疗,先后治愈了数百名囊肿患者,在囊肿硬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肝、肾囊肿是临床较常见的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高,较小囊肿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体检发现,无需治疗;较大囊肿会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并有一定心理阴影。以往多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虽然疗效较满意,但不良反应较多,如疼痛、恶心、醉酒反应等等,部分患者难以接受。2017年,方鸿开始应用新型硬化剂聚桂醇取代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囊肿,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接受度更高。
囊肿硬化治疗原理
硬化剂使囊肿内壁上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蛋白变性,使该细胞失去分泌功能,同时刺激囊壁产生无菌性炎症增生,形成囊壁粘连,继而纤维化,使囊内壁闭合,囊肿消失。
囊肿硬化治疗过程
首先彩超检查找到合适穿刺路径,彩超引导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实时可视下把穿刺针精准进入囊肿内,开始抽吸囊液(绝大多数均为淡黄色啤酒样液体,少部分为褐色、淡咖啡色);囊液抽尽后根据囊液的量、囊液的性质注入硬化剂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术后1个月囊肿可能处于回渗期,然后逐渐缩小至消失。
囊肿硬化治疗适应症
1.直径>5cm的单发或多发单纯囊肿(5—7cm最佳);
2.囊肿引起明显临床症状者,如肝囊肿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等;肾囊肿出现血尿或腰背酸痛,盆腔非赘生性囊肿出现痛经或月经紊乱;
3.囊肿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继发性合并症;
4.囊肿合并感染;
5.有破裂危险或发生扭转的囊肿。
囊肿硬化治疗禁忌症
1.严重出血倾向,出血、凝血机制障碍者;
2.无安全穿刺路径;
3.不能排除动脉瘤或血管瘤的囊性病变;
4.与胆道、肾盂、胰管相通的囊肿;
5.多囊肝、多囊肾,除非较大囊肿压迫周围脏器所致合并症,一般不做硬化治疗;
6.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一般情况差,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以及治疗中需呼吸配合而患者难以配合者。
囊肿硬化治疗优点
疗效确切,方便快捷,不用住院,费用低,细针穿刺安全、精准、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并且术后体表仅留下一小针眼,24小时就可以洗澡。
方鸿
超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扬州市超声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仪征市超声医学专业组长;江苏省超声工程学会浅表及外周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仪征市510工程“中青年领导军人才”,在省级以上杂志及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获仪征市优秀科技论文一、二奖各一次,三等奖三次;先后获扬州市五一创新能手、扬州市医德医风标兵等荣誉称号。
专业特长:
1.腹部、心脏、血管、妇产科及浅表小器官等各种疾病及疑难重症的超声诊断;尤其在甲状腺、乳腺及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2.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专长于超声引导下治疗,如:
(1)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等的穿刺硬化治疗;
(2)肝、肾及浅表肿块等实质性病变的穿刺活检;
(3)肝脓肿、胸、腹腔脓肿等抽吸注药或引流治疗;
(4)胸、腹腔积液抽吸及置管引流等。
介入超声治疗时间:周一、五下午
联系电话:0514-83450124
(供稿肖露蓉/编辑张忠顺/审核朱乐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