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杨麟及医疗组开展了首例“神经鞘瘤”微创手术,此次采用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复杂且与正常脊髓紧密粘连的肿瘤。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脊髓脊柱微创治疗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该患者为一名71岁的老人,因“右下肢阵发性疼痛10月余,加重1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腰椎增强MR扫描提示:胸12腰1水平占位,考虑“神经鞘瘤”。
(术前增强MR)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根性症状以及与病变大小部位相关脊髓损害综合征。由于肿瘤压迫脊髓神经,老人右下肢疼痛已非常剧烈,一日一盒口服止痛药都难以缓解,夜间更是常常痛到无法入睡,身心痛苦。眼见病情日益严重,老人迫切希望解除他的疼痛。
老人入院后,进一步接受了增强胸、腰椎MR检查,明确了病变位置。对于老人来说,接受全椎板入路或半椎板入路手术无疑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前者暴露简单,操作方便,但创伤较大,术后胸腰椎稳定性较差;后者暴露困难,操作不便,难度大,但创伤小,术后胸腰椎稳定性较好。根据老人的病变位置及大小,杨麟决定选择对患者创伤更小的半椎板入路手术方式。
采用半椎板入路切除如此复杂的椎管内肿瘤,即使是在三级甲等医院也是难度极大。由于肿瘤与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紧密粘连,手术稍有不慎就会留有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遗症,整个团队严阵以待,小心翼翼。杨麟首先通过C臂机精确定位,准确找到肿瘤位置,再运用显微镜及各种显微器械,经1cm宽的骨窗进行手术。手术过程顺利,历时7.5小时。术后一周复查增强MR,可见肿瘤完全切除;腰椎CT可见约1cm的半椎板微创骨窗。
术后,经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老人恢复良好,右下肢疼痛完全消失,未留有任何功能障碍,康复出院。
(供稿汤辰波/编辑曹旭/责编张忠顺/审核朱乐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