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早晨,寒风凛冽,仪征市人民医院导管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正在进行。
患者柳某某,男,76岁,早晨6点左右发现左侧肢体偏瘫,不能活动,家人焦急万分,立即赶往医院急诊,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玉梅会诊后考虑“急性脑栓塞”,因血小板低,无法溶栓,急诊评估CTA后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未显示,符合急诊取栓指征。与家属沟通同意后,立即启动急诊取栓绿色通道,神经内科主任罗阳、副主任医师余锋及薛圣云医师赶到急诊,导管室护士王秀琴、王月立即准备。
(入院时患者左腿不能抬起)
急诊取栓术是神经介入治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因术前往往难以知道闭塞的原因及闭塞段内的情况,有可能手术失败,同时容易导致血管夹层、血管穿透、远端栓塞等并发症,稍有不慎可能给患者带去难以挽回的伤害。神经内科充分讨论后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
手术时,神经内科主任罗阳、主任医师冯为菊、副主任医师李玉梅到导管室保驾护航,副主任医师余锋、医师薛圣云先行脑血管造影,证实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且远端代偿不充分。在苏北人民医院专家吕朋华的指导下,采取支架结合抽吸导管取栓,反复尝试5次,终于成功取出血栓,将闭塞的颈内动脉开通。
术中,患者病情稳定,无不适主诉,术后返回病房,护理组熟练完成监护、足背动脉监测、水化等一系列术后护理。
整个手术过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成功用时4小时。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神经内科医师通力协作,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导管室相互配合,护理组的精心照顾。截止发稿,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已达4级,以后走路应该不会太大障碍。对于患者恢复程度,家属十分感激,称“挽救了一个家庭”。
(手术后左腿已能抬起)
近年来,神经内科常规开展脑血管造影术、颅内血管闭塞开通术、急诊取栓术。神经内科主任罗阳介绍,春节以来,神经内科收治了近2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最轻的41岁,最大的95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了静脉溶栓和急诊取栓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中风后送到医院太晚,错过了4-6小时的最佳治疗时机,遗留了终身残疾。
罗阳主任强调,大家要继续增强对脑梗死及时救治意识,遵循“中风120”原则,即:
“1”是一张脸,面部可见口角歪斜,尤其微笑时口角的不对称;
“2”是两只胳膊,其中一只无法举起或举起后立即落下,即可能出现偏瘫;
“0”是聆听,患者言语不清;
此时,应及时拨打120,就近到医院进行治疗。时间就是大脑,年龄不是问题,争分夺秒赢得时间,增加卒中抢救成功率,减轻致残率。(供稿薛圣云/编辑曹旭/责编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