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倒春寒,差点抹杀了我所有的希望。——题记
2020年的冬天很冷,咱小县城最低零下14℃,对于以往听闻零下5℃就已感到瑟瑟发抖的我,实在不敢相信在那段速冻模式下是怎么挺过来的。进入2021年的二月,气温蹭蹭上升,最高已经25℃,瞬间觉得这个春天来得那么热烈。
要说这个冬天最让我头疼的就是那几十盆兰花了,尤其是上了花苞的兰草,每天为其如何平安过冬而焦头烂额。按照以往的经验,我拿薄膜堵住了兰花架后头的百叶窗风口,因为气温极低,薄膜特意对折加厚再悬挂固定,这样既保证了冬季珍贵的阳光,又能挡住寒风。为了提高湿度,又怕盆土上冻,我采取的是往托盘里添水的办法。一到阳光明媚的日子,就轮流把兰花搬出来晒太阳。经过如此细心照顾,兰草平安熬过严冬,花苞始终鼓鼓的,泛着活力明亮的砂晕。
过年前后,气温逐渐上升,红梅、玉兰竞相开放,枝条抽出嫩芽,群花吐露芬芳,我专门挑了一个晴朗有风的上午,将兰花一盆盆搬下花架,集中在院子中央,接起皮管,清凉的自来水劈头盖脸洒向干了一个月的兰草,洗去兰叶上的尘埃,滋润干涸的土壤。阵阵暖意的风肆意游走在兰叶之间,像一双无形的手,拨弄水洗过的深绿色的发丝,看着甚是清新。
“今年的天暖得真早。”我默默念着,看着眼前舞动的叶,那是由希望和喜悦交织而成的一番赏心悦目。
之后的数日,我便将兰花半露天莳养,看着日渐饱鼓的花苞,期待了半年的美景似乎很快就要呈现眼前。可是,一场倒春寒,差点抹杀了我所有的希望。
那天我上夜班,只听到有人哆嗦着讲“外面降温了,超冷。”一贯关心气温的我,很反常地没有查阅温度变化,更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正在院子里酝酿。直到第二天回家,看到院子里的兰花在冷风中摇曳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好。养花的人都知道低温时是最忌讳盆土潮湿的,这样特别容易冻伤根系。于是,再疯狂地补救也只是浮于表面的努力——我最珍惜也最名贵的两盆兰花彻底冻僵,诸多花苞也蔫了,顽强些的蕙兰的叶子出现了冻斑。那一刻,我有种希望瞬间崩塌的感觉,那些被我丢进了垃圾袋的发黑的兰草,是被我亲手葬送的希望。
“你都是老手了,不应该犯这种错误的。”好友开导我时说道。
“我现在想到这件事都觉得心口疼。”我无力反驳,“前人告诫养兰要春不出,就是春天不要轻易把花过早搬出花房,我是忘记了古话啊。”
清理了残花后,重新盖上薄膜,把为数不多熬过来还带着花苞的兰花集中在了一起,耳边常常回响起去年秋季上花时的喜悦“今年花苞真的多!”这带着骄傲兴奋的话语,如今既刺耳、又扎心。
一场倒春寒,深切地给我讲述了什么叫做福祸相依。这一段失误,也让我学会总结与看开。而似乎是失落中的希望,才愈加弥足珍贵。人间世事,怎不也如此呢?
看着余下的几盆正渐渐拔高花苞的兰草,我很欣慰,这经历过风浪之后褪去了浮躁的零星的希望,对我而言,一切刚刚好。(文稿 丁吉/编辑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