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随想
发布日期: 2020-11-13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41

 

傍晚,骑电动车给同事送花。

这是一盆菊花,是今年春天剪枝扦插的苗,熬过了酷暑,入秋后上了花苞。同事也是爱花之人,之前提过想要盆菊花,我在摘掉枝头的残叶后,像是提着一件宝贝似的,专门骑车送上门。

提前到达约见的地点,熄掉电动车的电源,倚在一杆白色路灯下,吹着游走在房屋之间的凉风。回想起栽这几枝菊花的缘由,主要还是因为一道从未尝过、只在《寻味顺德》节目里见过的菜——菊花水蛇羹。做这道菜的师傅,为了保证做出最传统地道的味道,每年都会亲自栽采一种他需要的菊花,待羹汤出锅时,便撅一把白嫩的菊花洗净,用指尖捏住一撮花瓣点在露出汤面的蛇肉上,煞是好看。此后我便打起了菊花的主意,在院子里整理出一小块金贵的土地,自己栽起了菊花。因为本意是从“吃”的角度出发,平日里坚持不打农药,指望着有一天也能做创意菜或者泡杯茶,品尝属于秋天的新鲜味道。

提起菊花茶,可能在当代家庭很常见。我在大学时一度特别迷恋菊杞茶,那其实是上完中医课的亲自实践根据书本的介绍,菊杞茶清热明目、缓解视疲劳参照老师课上的经验,严格地执行着五朵菊花、八颗枸杞的搭配,即便到了夏天,自习时的桌面上依然是一杯散着热气的菊杞茶,甚至还一度改掉了喝冰水的坏习惯。

毕业后,工作之余,我喜欢在院子里度过,拿把小铁锹,规划着院子的各个角落。这几枝菊花因为入手较晚,同时考虑到菊花喜光的特性,只能穿插在月季之间的间隙里栽种。下地当年深秋,各色各样的菊花就开满了枝头,秋风中红色的、墨色的、粉色的菊花,大的小的、细瓣的、宽瓣的,错落互补,如油画布上热烈、活动的色块,不停地变换着位置。入冬后,待花败就齐根部剪掉枝干,使其减少养分损耗安稳过冬,来年春天新芽便发得愈加猛烈,也因为新枝长得过于密集,我剪掉了部分枝干,断成10cm长的几截,底部剪成斜口,随意扦插了几盆,存活得竟也挺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菊花位列中国十大名花之中,是花鸟画里的四君子之一,但相比之下,历史上钟情于画菊的文人,较梅兰竹少了许多。多年前我买过一本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探究的画册,其中王冕、金农的墨梅,石涛、文徵明的兰草,郑燮、李方膺的竹子,编撰者都是娓娓道来,而画菊的名家,书中遴选的只有近代吴昌硕一人,且篇幅极短。平日里,文人墨客称赞梅花傲立风雪的骨气,兰家们费尽心思莳养名贵的兰花,手艺人能把竹子做成扁担、容器甚至艺术品

而菊花呢?陶潜寄情山水采菊东篱,彰显了菊花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品质,郑思肖笔下的菊独立疏篱抱香枝头,象征着誓死忠于国家的凛然气节。古人在文字里赋予菊花高洁的品格,在现实中我认为菊花也是四君子里最贴近百姓的,它不娇气,越是修剪,生长得越旺盛菊花的花和叶均可以被食用、入药,丰富了人们的味蕾,呵护着世人的健康。菊花这种内在的高尚精神却极其随和的生活态度,更是我欣赏的样子。

分钟后同事来到了约见的地方,我递过在秋风中摇曳的菊花,她接过道谢后走进了小巷。注视着同事手中的菊,就像是送走一件宝贝似的,有一点不舍,在心里默念愿今秋花满枝头,愿来年花开遍地。

(供稿 丁吉/编辑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