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塔
发布日期: 2018-10-17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40 |
每个人都有梦想,或大或小。我小时候的梦想是缘于妹妹的一次意外。那时我五岁,妹妹两岁不到,还不会走路,邻家小姐姐逗乐,将妹妹放在高高的长条凳上,自已松开了手。倒栽在地上的妹妹哭了一会就不动弹了,吓得我飞跑着叫来田地里干活的父母。大夏天,父母从秧田里上来,赤脚抱着妹妹赶到十里外的镇卫生院,到那儿时妹妹已命在旦夕,院长联系了救护车立即送往县医院。看着只有一口气的妹妹,父母都被吓傻了,签字、开刀,容不得多想。后来,看到妹妹肚皮上的那条长长的疤痕时,父母总是竖起大拇指:“县医院的医生最来斯了”。原来妹妹一跤跌下来,导致肠套叠,那时交通落后,时间担搁,手术中发现一部分肠子已坏死,再晚会儿就没救了。健康的妹妹就是一个老百姓对医生敬畏的来由,也在我小小的心里种下了长大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
后来我有幸分配到这家医院工作(现已县改市),就是现在的仪征市人民医院。我被分配在外科。当时,医院工作条件简陋,医务人员编制不足,住院病人却不少,工作量相当巨大。一个人值班时,如遇上急诊病人需要动手术的,就得丢下手中的活计,做好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其它的事只有拖班完成了。那时,来看病的几乎都是本地人,且农村的偏多,人很朴实,在他们眼里,白衣天使是神圣高尚的。即使遇到我们做得不到位的,他们都能理解和包容。虽然工作像打仗,拖班、加班,常常三更半夜被叫醒参加抢救、手术等。累不累?肯定累,但面对这么可爱可亲的病人,大家都无怨无悔。
最初,我记得遇到社会上议论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不过硬时,我不服气地说:我们的医疗质量是最棒的;后来我们的医疗设备跟上了,我骄傲地对周边的人说:我们医院是值得信赖的。说到我院的医生们,更是敬佩。记得在父亲患病请南京教授来院做手术时,当时的外科主任许菊生主动帮我联系并亲自去南京接教授,车子在珠江路上熄火了,37度的高温下,许主任留我在车上,自己亲自下去推车,衣服被汗水浸湿,脸上汗珠一串串往下滴,只见他嘿嘿一笑:“多大的事嘛” 。这一幕让我终身难忘。
病人大多数是善良的,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他们,将最好的医疗技术用在病人身上,他们就会感动不已。有位个体老板带着一个困扰他多年的病痛从安徽赶来,他说上海、南京、扬州几大医院都看过了,就是解决不了他长期以来的间歇性腹痛,每次发作都痛死人了。根据他的主诉,我建议他请我院普外科专家周亦兵看看。那时,周亦兵担任医院院长,他没有丝毫的架子,在倾听患者的主诉后,细致地为患者做了体格检查,脸上露出轻松的微笑:“应该是‘麦克尔憩室内结石’”。这种病例极为罕见,这是他从医以来遇到过的第2个病例。小老板一脸疑云,什么辅助检查还没做就被诊断了?也太玄乎了吧。事实证明周院长的诊断准确无误,手术后顺利康复的小老板见人便夸“仪征市人民医院有神医”。要知道神医也是人,一个准确无误的诊断,背后得花费多少心血和时间。知识和经验是医生的资本,也是病人的福气。
这么多年,在白色的病房,在需要的人群中,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为身边每一位医生的品德和奉献精神称赞;为我院医疗技术不断增强、医师队伍不断壮大而欣慰;更祈愿作为“三级医院”的仪征市人民医院永远是病人心中的灯塔。(“医者故事”征文比赛二等奖作品,工会 钱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