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能自主小便,康复科盆底康复训练助其解决
发布日期: 2018-04-08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0 |
日前,骨科一糖尿病继发左大腿自发性感染患者,出现神经源性膀胱,不能自主排尿,经康复科盆底康复训练10次以后,成功拔除导尿管自主排尿。
该患者于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下大腿局部疼痛,在外院多次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几经周折后住进我院骨科。患者入院时持续发烧,血糖>33.3mmol/L。骨科乔高山主任考虑糖尿病继发感染,经内分泌科会诊,予以抗感染治疗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经2周的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血糖控制较好。进一步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左大腿皮下及深部肌间隙水肿,考虑感染局限后局部脓肿形成,予以行“脓肿切开引流”。
由于患者体力较差,不方便下床小便,术后予以留置导尿和肢体康复锻炼。留置导尿一周后按常规拔除,患者出现小便难解的问题,再次导尿,10天后再次拔管,还是出现小便难解。经泌尿外科会诊,考虑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再次导尿,遵医嘱口服药物后,效果不明显。康复科和骨科联合查房时,患者表示对小便问题很是焦虑,乔高山主任提出由康复科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康复科对患者首先进行了盆底功能评估,发现患者盆底肌电显示Ⅰ类肌、Ⅱ类肌几乎失去功能。根据患者情况,康复科针对性地制定了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康复指导、肌力训练等治疗方案。经过10次的治疗,患者盆底肌电显示Ⅰ类肌、Ⅱ类肌均有功能提升,顺利拔除尿管。患者和其母亲激动不已,真诚感谢骨科及康复科的医护人员。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又叫无张力膀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结果。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时,膀胱平滑肌麻痹,排尿功能障碍,以致尿潴留或溢出性尿失禁。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特点是隐匿起病和无症状进展。(供稿:康复科 丁荧/编辑:宣传科 张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