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惟长安。
长安千年,数不清的风流,道不尽的韵事,至今仍是无数骚人墨客心中不可替代的圣地。纵然长安的名字已尘封,但那些不曾消逝的古迹名胜仍在悠悠岁月中反复吟诵古老的长安。
西安在明洪武二年之前曾叫长安,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长安这个名字。长安,长治久安,肯定也寄托了当时统治者的良好愿望。
我与西安有过一次亲密接触。2003年的秋天,我刚结婚,婚假共有十余天,之前也没有计划过要去哪儿旅游。那个早晨,起床以后我们突发奇想,准备出去玩几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直奔南京火车站,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准备能买到哪儿的车票就去哪儿玩。可惜运气不佳,桂林没有余票;云南没有余票;北京依然没有余票……凡是我们想去的地方,都没有余票。最后我们决定放弃去远方旅行,就在南京玩玩,然后回家。反正也不出远门了,那就不着急走了,就在车站里休息一会吧。过了一会,车站的广播里开始播报余票信息:18:06开往西安的某某次列车剩余4张上铺车票,请有需要的旅客朋友抓紧时间至6号窗口买票……我们赶紧去买了2张票,这才有了我们的蜜月旅行。好像那时候还没有“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说法,因为我们的疏于规划倒是让我们提前拥有了一次这样的机会。
火车是慢车,从晚上六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才能到达西安。火车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早早地就躺下休息了,伴着火车有节奏的晃悠,我很快进入了梦乡。夜里几度醒来,见天色未亮,又沉沉睡去。第二天神清气爽地下了车,看到高大雄伟的城门,以帝王般的气势雄卧在沧桑大地上的古城墙,走在西安的巷弄街道,这一刻,我终于走进了书中的水墨长安!
虽然已经到了西安,但事先并没有做有关西安旅游的功课,那时候互联网还不普及,更没有现在铺天盖地的旅游攻略可以查询,我们所知道的地方也就是兵马俑、大雁塔、华山这些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既来之,则安之。订好了落脚地点之后,就开始我们的西安之旅。
第一站是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关于汉武帝的东西我并没有看到许多,反而看到很多有关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墓葬和事迹,霍去病墓前有一樽马踏飞燕的雕像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一匹奔驰的骏马,因为速度过于迅疾,竟然把一只飞翔的燕子踏在马蹄之下,那速度估计可以媲美现在的动车了吧。在汉朝所有的帝王中,我比较喜欢汉武帝,也许和我实地探访过他的陵墓有很大关系。虽然历史评价他穷兵黩武,但他的臣子敢于 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不由令听者热血沸腾。
随后我们又去看了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在无字碑前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代女皇胸襟之伟大——是非功过,留待后人去评说。
最令我动容的当属秦始皇兵马俑了,一列列高大雄壮的兵士,一匹匹彪悍矫健的骏马,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人物的发型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表情更是栩栩如生。还有许多皇帝出行用的铜车马组成的方阵,令我目不暇接,看久了仿佛感觉到有种强大的力量要将人拉进历史的漩涡去。没有亲自去看过兵马俑的人难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恢宏的场景。
两天的古墓之旅使我有种感觉:到西安就是看古墓,反正我不是在看古墓,就是在看出土的墓葬、文物,要么就是在去看古墓的路上。看了多座古墓,我不禁感慨难怪古代皇帝的陵墓要从即位开始即着手修建,没有个十几、几十年的时间,怎么能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
当然,在西安也有不看古墓的时候。华山,在离西安不算太远的华阴县。年幼时八三版射雕的热播曾使我做过一阵武侠梦,梦想着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华山之巅论剑。如今到了附近,怎肯错失良机?就算不能在华山论剑,也要踏上峰顶体验一下杜甫诗中描绘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呀!立马定下第二天一早去华山的想法。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清晨,外面居然是白茫茫的一片雪白,昨夜竟飘了一夜的雪花。你能想到刚刚十一月初就下起雪了吗?反正我是第一次遇到。无论如何,华山还是想去的,那就走吧。幸好汽车还是正常通行的,要不然就算我有再高的热情,也无法徒步跨越那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呀!
因为突然下雪,所以华山的游人不算多,特别是到了半山腰以后,更是人烟稀少,大部分的游客都因为雪天山路难行而下山了。最后,只剩下我们俩和一个河南的小伙子同行。小伙子壮实而健谈,是一个很好的旅伴。为了减轻负重,上山之前买的大饼、矿泉水都被我们陆续遗弃在了登山的路途中。中途小伙子掏出一瓶二锅头,和老公一人一口对饮,既解渴又御寒。最终我们到达峰顶之后,因能见度太低,只看到雾蒙蒙的一片,但是攀爬过程中的那份酸爽和乐趣却是很好的体验。因为有过这样一个爽直的旅伴,所以对河南人始终有一份好印象。
西安最著名的小吃莫过于羊肉泡馍了。在一个生意兴隆的街头小店,我们点了一大一小两份泡馍。端上来之后直接令我们目瞪口呆,小份的碗就有我们这边大号的汤碗大,大份的碗已经不能称之为碗,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脸盆了。
西安,一段久远的记忆,想起它总是忍不住用各种美好的语言赞美它。有时,和孩子说起在西安旅游的那段经历,她们看着照片说我们那时候真年轻。也许,我喜欢有关西安的往事,正是因为喜欢那段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光。
长安忆,忆长安,最忆是当年!(肿瘤科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