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就能降尿酸?饮食防痛风别犯三种错
发布日期: 2017-05-10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3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旦得了痛风,就要“管住嘴,大鱼大肉不要吃,饮食要清淡”。其实并不然,单靠“管住嘴”,未必能让过高的尿酸降下来。营养专家指出,痛风患者在饮食控制方面,要警惕犯下三种错误。 
    第一个误区:饮食“零嘌呤”?没必要! 
    从饮食方面防控痛风,不等于坚持“零嘌呤”饮食。“我们根本就很难做到饮食‘零嘌呤’,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营养专家叶艳彬指出,即使是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每日嘌呤摄入量也只是限制在150mg以内。嘌呤对机体有积极作用,它是合成核酸的原料,适量的嘌呤摄入对人体是必要的。 
    第二个误区:啤酒不能沾 白红酒可小酌? 
    很多痛风患者知道“海鲜+啤酒”可诱发痛风,有些人抵不过“酒虫”的诱惑,认为啤酒不能沾,但白酒和红酒喝一点,无伤大雅。“不管是什么酒,对痛风都是有影响的。”叶艳彬指出,只要含有乙醇,就会引发乳酸和酮体的堆积,从而抑制尿酸的排出。啤酒因为含有鸟嘌呤,还会促进尿酸的合成,因此对痛风患者的影响最大,相对来说,白酒、红酒会比啤酒好一点,但也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海鲜本来就含有高嘌呤,建议有痛风的患者吃海鲜时,第一要控制进食量,第二还是别饮酒佐餐,不管是啤酒还是红酒、白酒。 
    第三个误区:全素食可避免痛风发作 
    有些患者尝过“痛得发疯”的苦头,立即开始吃素食,认为全素食可以避免痛风发作。叶艳彬指出,素食不等于就是低嘌呤饮食,素食中也有很多高嘌呤食物。适量进食奶类、肉鱼类才是正确的, 牛奶、鸡蛋等既是优质蛋白质来源,所含的嘌呤又比较低,没有必要坚持全素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有一些儿童青少年查出尿酸过高,小患者在饮食控制上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比成人略高,建议用牛奶和鸡蛋代替部分肉鱼类,作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 
    三类食物的嘌呤量 
    叶艳彬指出,常见食物可按嘌呤含量,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食物:嘌呤含量小于50mg/100克 
    谷薯类:大米、小米、糯米、面粉、通心粉、面条、面包、馒头、麦片、马铃薯、芋头等。 
    蔬菜类:白菜、卷心菜、芹菜、青菜、茼蒿、韭菜、黄瓜、苦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豆芽菜、青椒、萝卜、胡萝卜、番茄、莴苣、泡菜、咸菜等。 
    水果类:橙、橘、苹果、梨子、桃、西瓜、哈密瓜、香蕉、苹果汁、果干、糖、果酱等。 
    蛋乳类:鸡蛋、鸭蛋、皮蛋、牛奶、奶粉、芝士、酸奶、炼乳。 
    坚果及其他:猪血、海参、海藻、红枣、葡萄干、木耳、蜂蜜、瓜子、杏仁、栗子、莲子、花生、核桃仁、花生酱、枸杞、茶、咖啡、巧克力、可可等。 
    第二类食物(嘌呤含量50-150mg/100克) 
    杂粮类:麦麸、粗粮、绿豆、红豆、豌豆、花豆、豆腐干、豆腐、青豆、黑豆。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鹅、鸽、火鸡、火腿等。 
    鱼虾蟹类: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三文鱼、黑鲳鱼、梭鱼、鱼丸、虾、乌贼、螃蟹等。 
    其他:鲜蘑菇、芦笋、鲜豌豆、昆布、四季豆、菠菜。 
    第三类食物(嘌呤含量为150-1000mg/100克) 
    动物内脏类:肝、肚、肾、小肠、脑、胰脏。 
    鱼以及贝壳类:白带鱼、白鲳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鲭鱼、小鱼干、牡蛎、蛤蜊。 
    汤类:浓肉汁、浓鸡汤及肉汤、火锅汤、酵母粉。 
    痛风发作时 该这样吃 
    急性期选择第一类食物,患者每天喝的液体总量不少于3000毫升。 
    缓解期要禁吃第三类食物,限量选用第二类食物,自由选择第一类食物。 
    烹调方法对食物中嘌呤有影响,如肉类煮沸后,只吃肉,不喝汤,这样可以减少嘌呤的摄入。(营养科供稿)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