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医患间美好的存在
发布日期: 2017-04-14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42

    近年来,公众看到太多关于医疗领域的负面报道,纠纷、医闹乃至流血事件……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仍有许多“暖医”故事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不停传播。无论是“最美新娘”、高空救人、还是匆匆路人,他们在生死 关头迸发出炽热、高尚的医者精神,肩负起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感动着所有人。
    最近,看到一位医生发到朋友圈的信息,一名42岁的男性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到医院就诊,面对渺茫的希望,因经济困难决定放弃治疗,同时也作了捐献器官的决定。这位医生听后被感动了,即便现在的医疗环境不太好,还是决定为他拼一拼,搏一搏。经过艰难的手术后,最终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这位医生说,是病人的善念感动了他,也救了他自己。 
    他们之间,一颗慈善的心,一双温暖的手,成就了生命之花的重新绽放,折射出了人性的光华,也演绎了医患之间一种有温度的关系。 
    无独有偶,我也有着一段亲身经历。那一年,母亲因路边晕倒被紧急送到医院,后被告知为“主动脉夹层”。在医院工作的我,深知“主动脉夹层”的可怕,一种绝望随着火车的呼啸声直驱心里。赶到医院后,医生介绍了病情,分析了各种治疗的利弊及风险性,让我选择转院手术还是原地保守治疗。我也像平常见到的很多病人一样,不停地打电话联系,了解专家,了解治疗方案,以求一个相对安全的方案。但没有谁会给你一个可靠的、有保险的方案!是啊,医学就是有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就连平常的阑尾炎、胆囊炎手术也会有很多的风险性,更不要说这样凶险的疾病。之所以选择是那样的艰难那样的揪心,无外乎是金钱与生命之间权衡的心灵博弈与道德拷问。一朋友的先生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倒是很理性地告诉我,选择手术面临的将是人财两空的境地。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他也明白我的心思,将当地权威专家的电话发给我,让我有需要联系他。 
    我联系了那位专家,说明情况后,他说:“如果想活命,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我也会尽力。你决定好告诉我,我在这等着。”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第二天就是元旦。他对生命的态度让我决定将母亲转过去。救护车来了,救护人员到了母亲的床旁,而就在那时,医生告诉我,病情有变化,暂时不能转院。我发了一条短信告诉那专家病情有变化。他很快回复:“我过来看看吧”。我凄凉的心里立马一阵温热。虽然经一番抢救终是回天无力,他也没来得及赶到,但那以后,那句“我过来看看”一直铭刻在我心里。我并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到如今还是,只是时常会想起,想起悲凉时那位不相识的医生对生命不放弃的态度,还有虽只有短短几个字但温暖的短信。 
    没错,医生的一句话,温暖着病人;病人的一个念头,感动了医生。一言之间,是温暖与冷漠的距离;一念之间,是生与死的距离。医患之间,不是消费关系,实际上是共同战胜疾病的“利益共同体”,需要温暖与被温暖,需要感动与被感动,需要鼓励与被鼓励,更需要相互的尊重与信任。 
    很多时候,我们说医学是神圣的,但神圣并非万能,世间也没有神医,很多疾病用目前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够即刻地诊断出来,或者达不到大家所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科学,理智地面对医疗结果。所以,医患之间的温暖,都是相互用心碰撞出来的,而不是医生或者患者的“独角戏”。(宣传科 张忠顺)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