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让自己睡个好觉
发布日期: 2017-03-21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4

    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抱怨自己“睡了个假觉”,陷入“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的恶性循环。2017年3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告诉你简单易学的五种疗法,助你减少焦虑、提高睡眠质量。 
    第一种疗法: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是治疗失眠障碍最常用的非药物疗法。要点如下: 
    睡前1小时,在昏暗的灯光下通过深呼吸、伸展运动、瑜伽、听放松的音乐等活动进行放松训练,让自己从日间的压力中放松下来,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种疗法:刺激控制法 
    失眠怎么办?一般人往往会采取两个办法:晚上早早卧床、早上赖床不起。专家指出,这种办法往往使患者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导致在床上“觉醒时间”增多,使大脑产生了床与“觉醒”的消极联系。而刺激控制疗法,就是通过减少卧床的“觉醒时间”,使患者的大部分卧床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从而重建睡眠与床之间的积极、明确的联系,使患者迅速入睡。 
    刺激控制疗法是治疗失眠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主要分五步走: 
    避免日间小睡。 
    1.仅在感到困意时卧床睡觉,而不是因为疲惫。 
    2.不论前一夜睡眠时间长短,每天早晨均应按时起床。 
    3.尽量减少在床上进行干扰睡眠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广播、思考问题。 
    4.如果卧床已超过20分钟,仍无法入睡,则要起床离开卧室,待再次感到睡意时再返回卧室。 
    第三种疗法:睡眠限制法。 
    这一方法是刺激控制法的“实战演练”,具体方法如下: 
    假如你平均每晚卧床时间为8小时,而实际睡眠时间仅为6小时,那么治疗开始时,你只许每晚卧床6小时。 
    如果前一周的平均睡眠效率超过85%,那么可以把卧床时间增加15-20分钟。如果前一周低于80%,则要将卧床时间缩短15-20分钟,使得睡眠效率维持在80%-85%之间。 
    每周进行一次调整,直至实现最佳睡眠持续时间。 
    附:睡眠效率计算方法: 
    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时间x100%。 
    第四种疗法:睡眠卫生教育 
    这里有六个小妙招让你改掉不良睡眠习惯,摒弃不佳睡眠环境。睡眠卫生教育疗法已被推荐为所有成年失眠患者最初的干预措施,成为联合其他疗法的基础,但需要配合其他疗法同时进行。 
    1.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 
    2.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舒适。 
    3.定期运动(推荐在傍晚运动)。 
    4.就寝前至少有1小时的放松时间。 
    5.就寝期间,避免饮酒,因为会导致睡眠片段化。 
    6.就寝前的几个小时,不喝咖啡、不喝茶、不抽烟。 
    第五种疗法:音乐疗法 
    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失眠患者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让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改善睡眠。运用这种疗法时,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的音乐。 
    简单方法鉴别失眠症 
    专家提醒:如果你的睡眠状况满足以下全部标准,需要及时就医: 
    1.通常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入睡;半夜容易醒来,睡不踏实;早醒,醒后再难入睡;睡眠质量差,不能恢复精力,没有“充电”的感觉。 
    2.每周失眠发生2-3次,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3.过分关注睡眠状况,担心失眠后果。 
    4.因失眠造成明显苦恼,或者对日常工作、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睡眠时间 
    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二:睡眠方向    
    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三:睡觉姿势 
    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恶梦而惊醒。    
    四:睡觉时间段    
    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子(夜间11时到凌晨1时)、午(白天11时到13时)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当休息。    
    五:睡眠环境    
    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表”、“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宣传科摘编于新华视点)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