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病人的“挑刺”
发布日期: 2011-07-11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83 |
“这几天真不好意思了,麻烦你们了,你们对我好我是知道的,主要是我这病之前在家拖得太久了,让我很烦躁,所以有时就控制不住地想发脾气,希望你们别往心里去。”这是一位“肝脓疡”患者在出院时对责任护士王爱华讲的话。
回想这位患者的住院过程,他从一入院就开始不停地给我们“找茬”:今天责怪护士为他挂水太疼,明天又抱怨费用清单看不懂,有一天为了某个费用问题竟然对我们护士破口大骂,甚至扬言要报警。总之,他整天就是怨天尤人,没有令他满意的地方。面对这样一位病人,我们五区的护士姐妹们没有气馁,采取的措施是既不与之争辩,也不骄纵他,每天像对待平常人一样问候他,遇到他不满意的地方就耐心地为他解释,直到他理解为止。可尽管如此,他依然对我们保持敌视,每天仍然乱发脾气,直让我们觉得,这个人真的是难以沟通,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我们了。可就在他出院这天,责任护士王爱华协助他办理出院手续并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时,他对王爱华讲了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话。当王爱华将这段话带给我们时,大家顿时如释重负,立即打心眼里就原谅他了。我们用真诚感化了他,他也用朴素的语言让我们释怀。当一个人的付出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时,那是一种何等的幸福!
苏波格拉底的医学誓言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都铭记在心,但他的另一句名言可就鲜为人提了,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种是语言,另一种是药。”药可以治病就不必说了,美好的语言确实是一味良药,能让听的人感觉悦耳动听,身心受到鼓舞,尤其是在患病期间。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沟通。有时候,或许只需一句关切的话语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然,也难免会遇到“难缠”的病人,我们也不必为此纠结,他只是属于病人角色强化型,不是存心与我们过不去,只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多索取点关心和爱护。这时候,我们多巡视、询问他的需求,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困难,一定会得到他的信任!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骆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