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余锋完全独立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脑血管造影术,更精确的了解患者的血管狭窄、斑块及侧支血管情况,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资料。目前,该患者于 3月21日已康复出院。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对脑血管病的精确诊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脑血管造影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能够准确、直观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因所在,并可以同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无痛苦、并发症少、穿刺造影成功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项检查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将一根直径1毫米左右的导管经股动脉,并经腹部、胸部、颈部最后到达头部动脉,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后,血管造影机屏幕上会清晰地显示头颈部每一根微细血管的变化如走行、移位、粗细及循环情况变化等,可进一步查明脑血管病变的部位、严重程度、病因、血管代偿等情况。
此次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为一53岁的男性,因“口齿不清二天”入院。入院后,查头颅核磁共振后提示“脑干急性梗塞灶”,核磁共振弓上血管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明显狭窄”。这种血管明显狭窄的病人发生中风的几率比一般病人高得多,并且,一旦血管闭塞,可能会导致肢体的完全性偏瘫,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可能,所以需要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稳定与否、侧支循环等情况,必要时需要介入治疗。
3月16日,神经内科做好了脑血管造影的相关筹备工作,罗阳主任召集全体医护人员再次巩固脑血管造影术相关知识及各种应急预案,护士长李相红组织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手术于14:30开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主治医师余锋执行穿刺操作,郭祥协助,16:00顺利结束。该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左侧颈动脉溃疡性斑块,狭窄率50-60%”,建议暂时予药物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不适主诉,术后第二天就能正常下地行走,恢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手术非常满意。
以往,我院需要做脑血管造影的患者均须到扬州、南京等大医院,或者病人家属花一定的会诊费请外地专家来院指导造影。如今,我院神经内科取得相应的资质并独立成功开展,为仪征地区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作者:九病区 吴思圆 余锋;编辑:宣传科 张忠顺)
链接:
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
1.寻找脑血管病的病因,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怀疑血管本身病变,如动脉瘤、动脉夹层形成、动静脉瘘、大动脉炎、烟雾病、外伤性脑血管损伤等。
3.怀疑有静脉性脑血管病者。
4.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5.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6.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位。
7.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
8.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9.其他相关检查未能明确,怀疑与脑血管相关。
脑血管造影的禁忌症:
1.造影剂、金属和造影器材过敏。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3.呼吸、心率、体温和血压等生命体征难以维持。
4.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5.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6.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7.并发脑疝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