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病人家属跪谢
发布日期: 2016-02-24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2 |
2月23日早上八点多钟,一病人家属“扑通”一声跪下,向急诊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感谢医护人员让他们父亲“起死回生”,在场人员无不动容。事情是怎样的呢?
2月23日早上7:45一上班,急诊科医护人员正在紧急抢救一名昏迷病人,此时,又送来一位心跳呼吸骤停的男性患者,查体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护士长王冬云立即调配医护人员抢救,予以吸氧,心脏按压,开通两路静脉通道使用抢救药品,心电监护,除颤,同时请麻醉科医生予以气管插管等。经积极抢救,8:05,患者恢复心跳;8:12,恢复自主呼吸;8:15,双侧散大的瞳孔回缩到3mm,光反射恢复;9:10,经ICU主任张玉梅会诊,转到ICU继续治疗。这是今年春节以来,急诊科成功抢救的第三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该患者在复苏成功后,当医护人员向家属告知患者心跳呼吸恢复时,家属“扑通”一声跪下感谢医护人员,也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
这样隆重的感谢,让医护人员感到欣慰,同时,觉得肩上的使命更重。“感到欣慰”是因为经过积极的抢救,让病人“起死回生”,有职业的成就感、幸福感,并得到家属的认可;“感到使命更重”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都能抢救成功,这与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是否有基础病等有关,但及时抢救是关键。
急诊科护士长王冬云介绍说,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在黄金时间段内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心跳停止超过4~6分钟,常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在非医疗环境下一旦发现有心跳骤停的患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就地进行复苏抢救,首先是将患者翻身仰面平卧,解松衣领,如果不是专业救护人员可以仅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双手手掌重叠至于患者双乳头连线的中点,用力快速按压局部,按压时手肘要伸直,手掌跟不能离开胸骨按压处。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注意呼救,尽快得到专业人员的抢救。(供稿:急诊科 周玉仙,编辑:宣传科 张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