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血液肿瘤科(十七病区)护士长周恩霞为一食管癌患者首次开展了中长期深静脉导管置管术,穿刺过程非常顺利,经透视后,位置良好,取得一次性成功。
在肿瘤科,为减轻化疗或中、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肿瘤科于2011年已成功开展了经外周静脉穿刺进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也称PICC,能在中心静脉留置一年进行输液,为病人开辟了一条简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但该项技术需要有资质的护士才能操作,费用相对较高。而在临床工作中,一些肿瘤终末期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考虑PICC置管,但又需要输液,这样患者既容易得静脉炎,又给日常护理工作带来难题。
护士长周恩霞了解到一种中长期深静脉导管置管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该导管规格为5Fr,全长65cm,可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前段修剪,所有护士都可以操作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为1个月,较PICC置管经济,同样可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等优点。于是,周恩霞协调引进了该导管,成功开展了该项技术,为病人解决了难题,提高了生活质量。(作者:十七病区 王争艳;编辑:宣传科 张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