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河南
发布日期: 2015-10-27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66

    六月的清晨,湛蓝的天空像刚刚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般,在这样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一辆旅游大巴载着满车的欢声笑语从仪征向河南行去。期盼已久的科室旅游终于开始了,此时车中坐着的同事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家脱去工作服换上舒适的运动衣,更显年轻活力。 
    伴随着动车的呼啸声、大巴的隆隆声、急切的脚步声,我们终于来到了河南。透过车窗,公路两边绵延不断的山从身边擦过,满眼的绿色葱葱。此时,坐车不再是一种煎熬,而是一种馈赠,因为它慢慢展开了一幅从南向北的中国风景画,迤逦无比。 
    第一天,我们游览了开封,感受了大宋遗风,而后面的旅行更是精彩纷呈。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云台山之行。听导游说云台山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所以,我们一下车就奔向了最具山水特点的红石峡。顾名思义,红石峡全部都是红褐色的石头,像熊熊烈火一般。侧耳倾听峡谷下面那潺潺的流水声,激昂交错,沿着陡峭的石梯我们缓缓前行,山石层层叠叠,小道弯弯曲曲,最窄处只容一人通过。若是不小心,个子高的人还会被山石碰头呢。两边的山岩湿漉漉的,细小的山泉从石缝中挤出来,向游人展示它们的风姿。转过狭窄的小路,迎面扑来阵阵凉爽的气息。抬头一看不知是谁把细小的水珠用针线串起来,悬挂于山上,又一松手,轻轻散落潭中,形成一道道水晶珠串,酷似水帘,原来这就是形似水帘洞的珠帘瀑。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有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美誉的潭瀑峡。咦,那些人在岩石下用瓶子接水做什么?问过导游才知道,原来这是“不老泉水”,据说喝上三口就可以长生不老。我也忍不住喝了一口,清凉的泉水,一丝丝渗入心底,夏日的酷暑顿时烟消云散。据说在泉瀑峡中,有一个落差有314米的大瀑布,但遗憾的是,我们无缘得见。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我们有了更好的去处,猕猴谷。一级级石阶不太规则地排列着,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主任和宝宝们登山的劲头十足,体力和耐力一点都不亚于我们,让我心里很是佩服。不知是不是太阳也被他们的精神感动,湛蓝的天空中,那轮红日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一路上,不时听到猕猴的叫声,隐约中还带着一丝惊奇与兴奋呢。走着走着,在一个拐弯处,忽然跳出了几只小猕猴,别提有多可爱了,两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着,一见到有游客拿着零食过来,便扑过去品尝美味。就在这一刹那,刚刚上山的一切劳累便都不复存在了。终于,我们来到了“顶峰”,那是一片平地,有一位驯兽师正在与三只猕猴表演。那些猕猴很是通人性,一会走钢丝,一会打篮球,还表演空中接刀,是那么的惊险与有趣。 
    数日游览不能尽览河南盛景,在导游的用心安排下,行程中每处景点都是代表,是美景的荟萃。第三天,我们去了龙门石窟和少林寺。“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少林寺的优美景色早已通过歌声印在我们脑海里,然而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少林功夫,那是儿时的武侠梦。多亏导游给力,在一阵狂奔中我们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少林功夫表演。 
    炎黄子孙又岂可不去看看炎黄二帝!第四天,我们去了黄河风景区,赤脚漫步于黄河边,任由调皮的黄沙亲吻脚趾,泛起心香点点。导游的妙趣解说,引来一阵阵的笑语,也给这一站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旅游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大家的欢声笑语依然回荡在耳边。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别了,迷人的河南。(十八区  任文文)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