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室开展紫外线治疗疗效明显
发布日期: 2015-07-17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7 |
2014年11月份以来,康复室在康复治疗中开展了紫外线治疗新项目,经几个月的临床运行,开展了对丹毒、甲沟炎、外伤感染以及压疮、褥疮、烧伤等创面的治疗,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它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紫外线治疗就是利用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医用紫外线分为三段,长波紫外线(UVA)400~320nm,中波紫外线(UVB)320~280nm,短波紫外线(UVC)280~180nm,紫外线治疗仪可发出波长577-248nm的紫外线。紫外线治疗时,根据不同部位、伤口的不同深度、敏感度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一般每次治疗几十秒钟,每天一次,隔天治疗一次。具体有以下作用:
1.消炎杀菌作用。在炎区进行中等以上剂量紫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白细胞增多,吞噬病原体的活动活跃,并有促进水肿消散的作用,尤以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常用来治疗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肺炎、淋巴结炎、静脉炎、甲沟炎、急性咽炎、小儿支气管肺炎、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2.促进肉芽生长。小剂量紫外线照射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伤口延迟愈合、溃疡、褥疮等。
3.镇痛作用。中等以上剂量紫外线照射,可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并促进组织内致痛化学物质排除,对急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有明显效果。
4.抗过敏作用。多次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的过敏状态脱敏。临床上常用于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治疗。
5.增强机体免疫力。多次适量紫外线,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
康复室已对一些丹毒、压疮、感染性伤口等患者进行治疗,都取得不错的疗效。例如,一名感染性伤口患者久治不愈,在康复室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进行了四次紫外线照射,并未使用任何外用抗菌药物及敷料,伤口就得以愈合。(作者:康复治疗室 胡定香;编辑:宣传科 张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