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闲一闲
发布日期: 2015-04-17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82 |
“忙”,似乎是现代人的标签。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忙工作,忙孩子,忙聚会,忙应酬,即便是坐地铁、等公交车的时间里,还忙着聊QQ、刷微博、看微信,大有“日理万机”之势。但一边喊忙叫累,一边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我也被这样的生活折磨过,每天是工作、家庭、孩子,特别是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每个月的任务就像一个魔鬼,让我“恻恻然”,担心做起来时缺这少那,神经总是绷着,晚上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博览“微信”,关注新闻、医学、健康、文学,一方面让自己“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收集一些认为有用的内容,以备急时之需。这种焦躁情绪让我在休闲时间很少散步、看电视,偶尔像很多女性一样追剧时都有种强烈的负罪感,只有在一些假期时出去走走、看场电影才心安理得。这种状态让我疲惫不堪,每天酸胀的小腿,干涩酸痛的眼睛,日渐加深的黑眼圈,容易疲劳的大脑以及脑袋里发出的“嗡嗡”声,让我开始寻医问诊。专家告诉我已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嘱咐我要调整心态、调整生活,学会让自己闲一闲。我才开始警觉自己的“处境”。
“调整”,说起来容易,多年形成的习惯要改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焦虑、担忧像幽灵一样阴魂不散,难以排遣。偶然间,看到林语堂《人生的盛宴》中这样一段话:“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于丹在《人间有味是清欢》出版时接受采访说:“境无好坏,唯心所造。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可以选择悠游自适;面对繁忙的工作,我们可以学会乘物游心。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突然有所悟,原来“闲”是有大学问、大智慧的。环顾身边,有太多的人因拼命工作疲劳而疾,工作不如意致心病而郁。实际上,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让生活变得更糟。真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又如于丹所说:“有些‘惑’,一时半会儿解不了,要去参悟,在生活中去参,在时光中去悟。”
人的心念就是那么奇怪,开“悟”之后,我豁然开朗,开始调整自己,有意识地让自己闲一闲。工作间隙,有时闭目托腮发一会呆,让脑袋休息一会;有时眺望窗外,看风起树动,车驰人行,看不同的车,看不同人的走路姿态。有时,晚饭后信步于街道、公园,什么都不想,就那样呆走、呆望,看广场舞的热闹,观太极拳的柔和轻灵,听地摊边的讨价还价。有时,在周末,窝在阳台的藤椅里上翻一本闲书,或者眯着眼睛晒晒太阳,感受日暮西山的绚丽。有时,漫步于山间小路,看山花烂漫,为野花拍照,左一张,右一张,近一张,远一张;再给自己来一些自拍,做不同的笑脸,看不同的自己;或坐在石头上看满眼绿色,听鸟叫虫鸣;或找一根树枝,像小时候一样在地上画树画花画小人。在做这些“闲”事的时候,如果有人陪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一些无聊的话,这应该也是一种情趣吧。当然,你也可以去练瑜伽,做些高雅的“闲”事,让自己在空灵的音乐中舒展身体,渐渐地使焦躁的心回归宁静。(张忠顺)